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表示,現在碳核查相對寬松,
市場交易也不夠活躍,建議引入分層交易機制,推動
碳交易市場的發展。
周永章教授表示,現在
碳市場發展不夠活躍,建議中間加一個中間層,相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的券商,作為中介機構或做市機構來推動碳交易市場的發展。政府應該讓投資機構在這里面賺錢,如果投資機構不賺錢,你是搞不成的。
向大家介紹一下廣東
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建設的情況,我特別強調市場緯度,因為這幾年我有機會參與到一些企業進行碳
排放權交易的一些觀察。廣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情況是這樣,跟全國其他六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基本是一致的,都以一級市場、二級市場為核心來開展工作。但廣東特殊在哪里呢?它是省市共建的一個交易市場,所有權是屬于廣州市的。國家發改委對它有一個基本的定位,主要是希望它成為一個綜合交易的平臺,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服務于我們國家碳排放權統一市場的建設。為了做這個,廣東省做了很多努力,在廣東省發改委的指導下,制訂了一系列的規則。廣東對碳排放權交易培訓這一塊很用心,中山大學在碳審計師這一塊的培訓做的很有特色,他在這個基礎上跟人保部合作,也跟廣東省產業技術中心合作,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師的合作,也跟中山大學合作舉辦低碳領袖高級領袖班,也參加一些活動。應該說效果不錯。
廣東省實行會員制,有一個比較成熟的會員體系,場地在硬件來說我覺得也是非常一流的,軟件基本上可以。整個平臺建設是優秀的。
在金融產品研發創新這一塊也許做了不少的工作,結果是這樣,在一級市場拍賣里面,這三年大概形成有七億多元的競拍,二級市場是是一點,大概兩億。我特別強調一點,成交量其實是在往下萎縮,價格也是從原來的60塊現在是往不到20塊來走,競拍也是從原來還比較活躍,最近不是特別活躍。這個
問題我是想特別提出來。大家已經感覺到我們存在問題,從市場的角度來說,我們覺得存在的問題在哪里呢?就是我們一級市場、二級市場的走勢下行。第二有償競拍的成交量也是下降。
我們對這些問題是非常關心,甚至焦慮,我們焦慮的焦點在哪里?一個就是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不足,有時候可能一個星期的交易就是幾筆,二級市場的定價機制有效性系不夠,還有金融產品我們做了很多研究,但是落到地上是比較難的,比如跟銀行去談,或者跟一些基金去談,想落地比較難。所以有一種氛圍,市場前景大家是很憂慮的。
背后的問題在哪里?通過分析我覺得有這樣幾個問題,一個是
碳盤查,碳核查里面我們太松,基本上企業有求以后,他們好像就往企業的需求走了。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個市場如果太松的話,供過于求,這個對市場影響非常大。另外整個系統體制,現在交易平臺直接跟控排企業掛鉤,博弈,中間缺少一個緩沖的環節。你作為一個新建的交易平臺,控盤企業可能是央企,可能是上市公司,塊頭比較大,這種博弈對新建立的平臺來說難度非常大。今天有政府官員在,他們非理性的干預過多,當一個市場往上走,大家看到一撥
行情的時候,政府很快就出來干預,讓這個市場起不來。第一次無所謂,但是兩次三次,慢慢大家就有點信心不足。
另外,作為
政策并沒有像大家期望的那樣,推出一種能提振信心的政策。剛才我看有發言講,我們中國將是全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,廣東應該是全國最大的碳交易配額市場,因為它的工業發達,大概占全國1/10,但是明顯廣東沒有發揮好。針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它?像盤核、核查如果不嚴的話,就像水龍頭,我們就要擰緊一點。交易平臺和控盤企業的博弈,我建議中間加一個中間層,相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的券商,作為中介機構或做市機構來推動碳交易市場的發展。政府應該讓投資機構在這里面賺錢,如果投資機構不賺錢,你是搞不成的。政府從這兩三年的表現,至少從廣東市場來看做的不好,政府干預太多,不讓投資機構賺錢。另外出臺一些保護
碳配額的價格,它將來漲三百塊錢,我最低價格為什么不能低為30塊、60塊呢?完全可以。
我是非常認真的,環保市場在十三五期間一定是爆炸式增長,今年我參加廣東省的十三五規劃,當時書記征求意見,大家講了十三五講了哪些成績,十三五怎么做,他們說的全部都對,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點,就是低碳環保產業作為一個市場究竟有多大,我個人的分析起碼是十萬億的市場,因為我以前帶研究生的時候,十年前我叫他做廣州的環保市場有多少,他做出來的結果是三百億,我說你這個肯定不對。后來他修改做出來兩千多億,我說這個差不多。低碳環保產業應該是爆炸式增長,我覺得這個思維應該反映在十三五里面,讓大家有個準備,知道往哪里投資。時間關系,就跟大家分享這么多。